MyWorldGo 你的牙刷多久換一次?出現這3個信號就該換了!

Blog Information

  • Posted By : vickong pun
  • Posted On : Jul 08, 2021
  • Views : 134
  • Category : Education
  • Description :

    常聽到有人抱怨,我每天早晚堅持刷牙,可還是得了蛀牙,其實這隻是因為你沒刷對牙。刷牙、刷對牙既能保證口腔衛生,又能避免被某些疾病纏上。

    那麼怎麼正確使用牙刷,你真的知道嗎?今天就告訴你,牙刷該換的3個信號,並且手把手教你挑出一把好牙刷。

    https://www.dentistsz.com/uploads/allimg/2020/12/muM32q.jpeg" />

    5個壞習慣讓牙刷生細菌

    1
    牙刷共用

    個人專用牙刷,哪怕細菌再多,也是源於自己口腔,只要身體免疫力正常,一般不會導致疾病。而共用容易交叉感染。

    2
    牙刷放一起

    刷毛接觸,同樣會傳染細菌,建議每人各用一個牙杯。

    https://www.dentistsz.com/uploads/allimg/201205/1-20120511340B25.jpg" style="width: 500px; height: 330px;" />

      

    3
    牙刷放洗手間

    多數家庭都是浴室、廁所、盥洗室三合一。這種情形下,最好將牙刷和牙杯放到柜子里或其他房間,以防沖馬桶后,空氣中飛散的病菌沾到牙刷牙杯上。

    4
    不清洗牙刷架

    即使是擺放牙刷牙杯的架子,不及時清理也會蓄積灰塵污物,成為細菌滋生的溫床,導致牙刷細菌泛濫。

    建議每周清理一次牙刷架。

    https://www.dentistsz.com/uploads/allimg/2020/12/yy6J3m.jpeg" />

    5
    刷頭朝下放

    牙刷使用完后要頭朝上放於陰涼通風處晾乾,否則濕潤的環境易滋生細菌,尤其是旅行時,應待其陰乾再裝入牙刷盒。

    3個信號提醒你:該換牙刷了

    很久沒換牙刷了?台灣牙科醫師經過化驗發現,使用了三周的牙刷,其細菌數量就高達百萬!

      牙刷根部顏色變深

      這是污垢蓄積較多的信號。刷毛根部的污垢會慢慢蓄積,這是導致細菌滋生的原因之一,即使每次使用后清洗也無法完全防止,應及時更換。

        大部分刷毛尖有軟塌現象

        說明磨損度較大,已無法很好清潔牙齒。

          刷毛之間距離明顯變寬

          通常刷毛之間呈密集排列狀,如果刷毛之間距離明顯變寬,污垢就更容易殘留牙刷根部,最好換支新的。

          專家建議:每隔三四個月就要更換新牙刷,尤其是身體免疫力不佳時,更要勤換牙刷,有助預防感染。由於小孩喜歡咬刷毛,因此兒童牙刷更換得要更勤些。

          5步挑出一把好牙刷

          https://www.dentistsz.com/uploads/allimg/2020/12/fimYne.jpeg" />

          刷頭短而窄

          短而窄的小刷頭可以在口腔里靈活轉動,能到達牙齒的各個部位(特別是磨牙靠近臉頰的一側),不易留下死角。

          美國牙科學會建議,成人牙刷應是:刷頭長約2.54~3.18厘米,寬約0.79~0.95厘米。

          https://www.dentistsz.com/uploads/allimg/2020/12/NJVzya.jpeg" />

          刷毛軟硬適中

          用軟毛牙刷刷牙時力量不好掌握,刷得太輕了,口腔里的食物殘渣和細菌不易清除乾淨;用力過大,就會損傷牙齦,也會減短牙刷的使用壽命。

          而硬毛牙刷雖然對牙齒的清潔效果較好,但對牙齒的磨損和損傷也較大。因此建議選擇刷毛軟硬度中等的牙刷。

          https://www.dentistsz.com/uploads/allimg/2020/12/nuY7v2.jpeg" />

          刷毛尖經過處理

          刷毛在切割后,如果沒有經過圓滑處理,容易因太過尖銳而造成傷害。把刷毛尖磨圓的磨毛牙刷,可防止這種傷害,對牙齦保護作用更強。

          刷毛排列合理

          根據美國牙科協會的建議,合理的刷毛排列,應是有2~4排,每排5~12束。

          另外,一般每束長10~12毫米,寬3~4毫米,各束之間有一定的間距。這樣刷牙時既有利於有效清除牙菌斑,又便於牙刷本身的清洗。

          https://www.dentistsz.com/uploads/allimg/2020/12/UnyUNn.jpeg" />

            

          刷柄有防滑設計

          一把好的牙刷,刷柄要握持方便、感覺舒適,並具有防滑設計。另外,牙刷手柄應該與手形匹配,目前市場上有直線型和角度型兩種。

          臨床研究表明,直線型使用時,用力不好掌握,而角度型更容易到達菌斑清除區域。一般刷柄與刷頭的角度以17度~20度為宜。


   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Overview

  • 常聽到有人抱怨,我每天早晚堅持刷牙,可還是得了蛀牙,其實這隻是因為你沒刷對牙。刷牙、刷對牙既能保證口腔衛生,又能避免被某些疾病纏上。

    那麼怎麼正確使用牙刷,你真的知道嗎?今天就告訴你,牙刷該換的3個信號,並且手把手教你挑出一把好牙刷。

    5個壞習慣讓牙刷生細菌

    1
    牙刷共用

    個人專用牙刷,哪怕細菌再多,也是源於自己口腔,只要身體免疫力正常,一般不會導致疾病。而共用容易交叉感染。

    2
    牙刷放一起

    刷毛接觸,同樣會傳染細菌,建議每人各用一個牙杯。

      

    3
    牙刷放洗手間

    多數家庭都是浴室、廁所、盥洗室三合一。這種情形下,最好將牙刷和牙杯放到柜子里或其他房間,以防沖馬桶后,空氣中飛散的病菌沾到牙刷牙杯上。

    4
    不清洗牙刷架

    即使是擺放牙刷牙杯的架子,不及時清理也會蓄積灰塵污物,成為細菌滋生的溫床,導致牙刷細菌泛濫。

    建議每周清理一次牙刷架。

    5
    刷頭朝下放

    牙刷使用完后要頭朝上放於陰涼通風處晾乾,否則濕潤的環境易滋生細菌,尤其是旅行時,應待其陰乾再裝入牙刷盒。

    3個信號提醒你:該換牙刷了

    很久沒換牙刷了?台灣牙科醫師經過化驗發現,使用了三周的牙刷,其細菌數量就高達百萬!

      牙刷根部顏色變深

      這是污垢蓄積較多的信號。刷毛根部的污垢會慢慢蓄積,這是導致細菌滋生的原因之一,即使每次使用后清洗也無法完全防止,應及時更換。

        大部分刷毛尖有軟塌現象

        說明磨損度較大,已無法很好清潔牙齒。

          刷毛之間距離明顯變寬

          通常刷毛之間呈密集排列狀,如果刷毛之間距離明顯變寬,污垢就更容易殘留牙刷根部,最好換支新的。

          專家建議:每隔三四個月就要更換新牙刷,尤其是身體免疫力不佳時,更要勤換牙刷,有助預防感染。由於小孩喜歡咬刷毛,因此兒童牙刷更換得要更勤些。

          5步挑出一把好牙刷

          刷頭短而窄

          短而窄的小刷頭可以在口腔里靈活轉動,能到達牙齒的各個部位(特別是磨牙靠近臉頰的一側),不易留下死角。

          美國牙科學會建議,成人牙刷應是:刷頭長約2.54~3.18厘米,寬約0.79~0.95厘米。

          刷毛軟硬適中

          用軟毛牙刷刷牙時力量不好掌握,刷得太輕了,口腔里的食物殘渣和細菌不易清除乾淨;用力過大,就會損傷牙齦,也會減短牙刷的使用壽命。

          而硬毛牙刷雖然對牙齒的清潔效果較好,但對牙齒的磨損和損傷也較大。因此建議選擇刷毛軟硬度中等的牙刷。

          刷毛尖經過處理

          刷毛在切割后,如果沒有經過圓滑處理,容易因太過尖銳而造成傷害。把刷毛尖磨圓的磨毛牙刷,可防止這種傷害,對牙齦保護作用更強。

          刷毛排列合理

          根據美國牙科協會的建議,合理的刷毛排列,應是有2~4排,每排5~12束。

          另外,一般每束長10~12毫米,寬3~4毫米,各束之間有一定的間距。這樣刷牙時既有利於有效清除牙菌斑,又便於牙刷本身的清洗。

            

          刷柄有防滑設計

          一把好的牙刷,刷柄要握持方便、感覺舒適,並具有防滑設計。另外,牙刷手柄應該與手形匹配,目前市場上有直線型和角度型兩種。

          臨床研究表明,直線型使用時,用力不好掌握,而角度型更容易到達菌斑清除區域。一般刷柄與刷頭的角度以17度~20度為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