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WorldGo 刷牙時牙膏到底蘸不蘸水?幫你給“划重點”,

Blog Information

  • Posted By : vickong pun
  • Posted On : Jul 13, 2021
  • Views : 102
  • Category : Education
  • Description :

    “刷牙時牙膏需要蘸水嗎?”

    “我聽說要用軟毛牙刷,是這樣嗎?”

    “電動牙刷刷得乾淨,但我聽說那樣勁兒太大會把牙刷壞是嗎?”

    ……

    https://www.dentistsz.com/uploads/allimg/2020/12/Yfeaaq.jpeg" style="box-sizing: border-box;vertical-align: middle;overflow-wrap: break-word !important;width: 500px !important;visibility: visible !important;" />

    相信很多人在提及如何刷牙時都會有諸如此類的一些疑問。隨着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,各種各樣“高大上”的口腔保健用品越來越多地進入我們的生活當中。你一言我一語的“百家爭鳴”實在讓普通消費者是丈二和尚摸不着頭腦。更別提微信里隔三差五蹦出來“這樣刷牙等於慢性自殺”之類的危言聳聽了。

    如何才能好好刷牙、高效刷牙又不把牙齒刷壞?以往我們所擔心疑惑的那些問題其實全部屬於細枝末節。蘸不蘸水、軟毛硬毛、電動手動等,對於牙齒刷得干不乾淨影響並不大,無需糾結。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“劃下刷牙重點”。

    刷牙就是要清除“隱蔽”的牙菌斑

    一般情況下,我們的牙齒表面會附着一層由唾液、食物、細菌混合而成的膜樣結構,稱為菌斑生物膜(下文稱“菌斑”)。菌斑在相鄰兩顆牙齒間隙、牙與牙齦銜接處較厚,牙齒光滑面較薄。菌斑是細菌得以在口腔中駐紮、存活的主要形式。而不同種類的細菌在紮根之後便開始“搞事情”。有的細菌“負責”導致齲齒,有的則負責引起牙周病。

    我們日常刷牙、用牙線的主要目的即是清除菌斑。上文提到,菌斑在相鄰兩顆牙齒的間隙、牙與牙齦銜接處較厚,是細菌附着的“重災區”,也是齲病、牙周病的高發、始發區域。所以我們不難猜到,不斷推陳出新的口腔護理用品都是圍繞着這些區域做文章,我們刷牙時也應該注意這些區域。

    https://www.dentistsz.com/uploads/allimg/2020/12/bi2e63.jpeg" style="box-sizing: border-box;vertical-align: middle;overflow-wrap: break-word !important;width: 500px !important;visibility: visible !important;" />

    刷牙要“有面兒也有里兒”

    有些患者說:“我每天刷牙很認真,牙齒看上去也很乾凈,但是怎麼總是有齲齒。這些齲齒都在哪裡,我照鏡子怎麼都看不見,舔也舔不到。”因為牙齒解剖外形的原因,牙刷的刷毛無法進入相鄰兩顆牙齒的鄰接面。殊不知我們在鏡子前觀賞閃亮皓齒時,在我們看不見的牙齒鄰接面的細菌正“卧薪嘗膽、暗中密謀”。這就需要藉助牙齒鄰面清潔的工具。我們熟知的牙線、牙縫刷都屬於這種工具。每次在用牙刷刷牙之後,推薦使用牙線清潔牙齒鄰接面。初次使用時,我們會聞到口腔中散發出腐敗的臭味,那正是細菌被搗毀的“老巢”的味道。

    牙線會使牙縫變大?想多啦

    大家普遍的一個誤區是“使用牙線會不會導致牙縫變大”。這個完全不必擔心,我們的牙齒有着天然的生理動度,也就是說正常狀態下,牙齒會有一些輕微的擺動範圍,此範圍小於1毫米。而這活動範圍足以容納牙線通過。每天使用牙線可以大大降低牙齒鄰接面的齲病患病率。有些牙周炎患者因為有牙齦退縮,在牙齒鄰接面的牙齦一端會看到“黑三角”。即原本牙齦充盈的部分因為牙齦退縮而顯現出的三角形間隙。選擇恰好能通過“黑三角”的牙縫刷,會使鄰接面的清潔較牙線更加高效、徹底。

    https://www.dentistsz.com/uploads/allimg/2020/12/6RZVJz.jpeg" style="box-sizing: border-box;vertical-align: middle;overflow-wrap: break-word !important;width: 600px !important;visibility: visible !important;" />

    “紅白交界”區域最易“藏污納垢”

    上文提到,菌斑在牙與牙齦銜接處較厚。除了牙齒鄰接面,刷牙時的另一個重點即在此處。牙齒為白色,牙齦為紅色,二者銜接處我們稱為“紅白交界”。因牙齦有一定厚度,在波浪形的“紅白交界”區域形成了一種特殊的結構——齦溝。齦溝處的菌斑是牙周炎的“始作俑者”。大多數人的刷牙出血癥狀也源於此。鄰接面有牙線、牙縫刷,那“紅白交界”區如何清潔呢?小編建議大家刷牙的時候牙刷微微轉向牙齦方向,這樣刷毛可以伸入齦溝,即上牙刷毛微微衝上,下牙刷毛微微衝下,水平微微顫動,即可清潔齦溝內菌斑。
    https://www.dentistsz.com/uploads/allimg/201205/1-20120511050M58.jpg" style="width: 500px; height: 330px;" />

   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刷牙避免“拉大鋸”

    以往我們刷牙,為了能更快地刷乾淨,很多人都會採用左右橫向大範圍“拉鋸式”刷法。這樣看似刷得乾淨,“棍掃一大片”。但此法有諸多弊病。首先,“拉鋸式”橫刷,並不能把牙齒刷乾淨,因為快速大範圍橫刷時,刷毛無法有效伸入牙齒側面及齦溝處,而是匆匆而過。

    其次,刷毛會將靠近牙齦部分的牙面刷出“凹槽”,形狀類似砍樹過程中在樹根處留下的三角形切跡。這種磨損會導致牙齒敏感,嚴重者會暴露神經引發疼痛,甚至導致牙齒折斷。為避免這種情況,推薦轉圈刷牙法或水平顫動加上下拂刷。

    刷牙切記要“面面俱到”

    牙齒暴露在口腔中有五個面,咬合面、外側面、內側面、前側面、后側面,並不因為有些面無法看到就不會發生牙病。相反,正是有些面因為無法看到,刷不幹凈也不會影響美觀,會更容易引發齲病或牙周病。所以越是看不到的地方,越應該注意認真刷到。

    https://www.dentistsz.com/uploads/allimg/2020/12/IRjyme.jpeg" style="box-sizing: border-box;vertical-align: middle;overflow-wrap: break-word !important;width: 500px !important;visibility: visible !important;" />

    最後希望大家在刷牙過程中,少一些糾結,多一些策略。相信每人都可以擁有一口乾凈健康的牙齒。


   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Overview

  • “刷牙時牙膏需要蘸水嗎?”

    “我聽說要用軟毛牙刷,是這樣嗎?”

    “電動牙刷刷得乾淨,但我聽說那樣勁兒太大會把牙刷壞是嗎?”

    ……

    相信很多人在提及如何刷牙時都會有諸如此類的一些疑問。隨着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,各種各樣“高大上”的口腔保健用品越來越多地進入我們的生活當中。你一言我一語的“百家爭鳴”實在讓普通消費者是丈二和尚摸不着頭腦。更別提微信里隔三差五蹦出來“這樣刷牙等於慢性自殺”之類的危言聳聽了。

    如何才能好好刷牙、高效刷牙又不把牙齒刷壞?以往我們所擔心疑惑的那些問題其實全部屬於細枝末節。蘸不蘸水、軟毛硬毛、電動手動等,對於牙齒刷得干不乾淨影響並不大,無需糾結。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“劃下刷牙重點”。

    刷牙就是要清除“隱蔽”的牙菌斑

    一般情況下,我們的牙齒表面會附着一層由唾液、食物、細菌混合而成的膜樣結構,稱為菌斑生物膜(下文稱“菌斑”)。菌斑在相鄰兩顆牙齒間隙、牙與牙齦銜接處較厚,牙齒光滑面較薄。菌斑是細菌得以在口腔中駐紮、存活的主要形式。而不同種類的細菌在紮根之後便開始“搞事情”。有的細菌“負責”導致齲齒,有的則負責引起牙周病。

    我們日常刷牙、用牙線的主要目的即是清除菌斑。上文提到,菌斑在相鄰兩顆牙齒的間隙、牙與牙齦銜接處較厚,是細菌附着的“重災區”,也是齲病、牙周病的高發、始發區域。所以我們不難猜到,不斷推陳出新的口腔護理用品都是圍繞着這些區域做文章,我們刷牙時也應該注意這些區域。

    刷牙要“有面兒也有里兒”

    有些患者說:“我每天刷牙很認真,牙齒看上去也很乾凈,但是怎麼總是有齲齒。這些齲齒都在哪裡,我照鏡子怎麼都看不見,舔也舔不到。”因為牙齒解剖外形的原因,牙刷的刷毛無法進入相鄰兩顆牙齒的鄰接面。殊不知我們在鏡子前觀賞閃亮皓齒時,在我們看不見的牙齒鄰接面的細菌正“卧薪嘗膽、暗中密謀”。這就需要藉助牙齒鄰面清潔的工具。我們熟知的牙線、牙縫刷都屬於這種工具。每次在用牙刷刷牙之後,推薦使用牙線清潔牙齒鄰接面。初次使用時,我們會聞到口腔中散發出腐敗的臭味,那正是細菌被搗毀的“老巢”的味道。

    牙線會使牙縫變大?想多啦

    大家普遍的一個誤區是“使用牙線會不會導致牙縫變大”。這個完全不必擔心,我們的牙齒有着天然的生理動度,也就是說正常狀態下,牙齒會有一些輕微的擺動範圍,此範圍小於1毫米。而這活動範圍足以容納牙線通過。每天使用牙線可以大大降低牙齒鄰接面的齲病患病率。有些牙周炎患者因為有牙齦退縮,在牙齒鄰接面的牙齦一端會看到“黑三角”。即原本牙齦充盈的部分因為牙齦退縮而顯現出的三角形間隙。選擇恰好能通過“黑三角”的牙縫刷,會使鄰接面的清潔較牙線更加高效、徹底。

    “紅白交界”區域最易“藏污納垢”

    上文提到,菌斑在牙與牙齦銜接處較厚。除了牙齒鄰接面,刷牙時的另一個重點即在此處。牙齒為白色,牙齦為紅色,二者銜接處我們稱為“紅白交界”。因牙齦有一定厚度,在波浪形的“紅白交界”區域形成了一種特殊的結構——齦溝。齦溝處的菌斑是牙周炎的“始作俑者”。大多數人的刷牙出血癥狀也源於此。鄰接面有牙線、牙縫刷,那“紅白交界”區如何清潔呢?小編建議大家刷牙的時候牙刷微微轉向牙齦方向,這樣刷毛可以伸入齦溝,即上牙刷毛微微衝上,下牙刷毛微微衝下,水平微微顫動,即可清潔齦溝內菌斑。

   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刷牙避免“拉大鋸”

    以往我們刷牙,為了能更快地刷乾淨,很多人都會採用左右橫向大範圍“拉鋸式”刷法。這樣看似刷得乾淨,“棍掃一大片”。但此法有諸多弊病。首先,“拉鋸式”橫刷,並不能把牙齒刷乾淨,因為快速大範圍橫刷時,刷毛無法有效伸入牙齒側面及齦溝處,而是匆匆而過。

    其次,刷毛會將靠近牙齦部分的牙面刷出“凹槽”,形狀類似砍樹過程中在樹根處留下的三角形切跡。這種磨損會導致牙齒敏感,嚴重者會暴露神經引發疼痛,甚至導致牙齒折斷。為避免這種情況,推薦轉圈刷牙法或水平顫動加上下拂刷。

    刷牙切記要“面面俱到”

    牙齒暴露在口腔中有五個面,咬合面、外側面、內側面、前側面、后側面,並不因為有些面無法看到就不會發生牙病。相反,正是有些面因為無法看到,刷不幹凈也不會影響美觀,會更容易引發齲病或牙周病。所以越是看不到的地方,越應該注意認真刷到。

    最後希望大家在刷牙過程中,少一些糾結,多一些策略。相信每人都可以擁有一口乾凈健康的牙齒。